癌症已經連續30多年嬋連國人死因第一位,其中又以肺癌位居第一名,其次依序為肝癌、大腸癌、胃癌及口腔癌,新光醫院副院長高尚志表示,癌症在長到1公分之前,往往要經歷9~10年的時間,但由1公分長到10公分,則不需要外勞仲介3年的時間,一旦腫瘤大於1公分,處置起來就相當棘手,及早發現才能有挽救機會,但很多癌症在初期都沒有症狀外勞仲介,唯有靠定期體檢才能及時揪出癌細胞,沒有健康,坐擁再多財富,到後來都是一場空。
新光醫院在台灣醫療科技展與本報合作舉辦一系列「新光健康樂活達人講座」,昨日高尚志副院長與現場民眾說明國人常見的癌症,並分享民眾可以如何運用高階健檢,為自己健康把關,現場民眾反應熱烈。
高尚志指出,肺癌位居癌症死亡第一位,門診觀察發現,肺癌病患一旦出現咳嗽、咳血,10個當中有7個大多已是來不及了,肺癌瘤一旦躲在心臟後面,X光很容易漏掉,需借重低劑量電腦斷層(LDCT),新光醫院近年以LDCT共為3萬3855位沒有症狀的病患進行肺部檢查,結果發現,有316人罹患肺癌,其中29位已出現轉移,等於每100人就找到1位肺癌病患,比例不低。
台灣這座小島,先後容納了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異鄉人,或渡海前來開墾,或因戰爭來到此地。自開放引進外籍移工後,這22年來隨處可見越來越多東南亞臉孔。身處多元環境的我們,是否準備好了一個充滿同理心的社會,能彼此理解,互相學習且共同生存?男性移工多半從事漁工農務、進入工地或工廠,彌補了台灣基層勞力的缺口;將近九成的女性移工則進入醫院或家庭擔任看護或幫傭,肩負起原本應由國家福利承擔的長期家庭照顧工作。全球化下流動成為常態,人們跨越城鄉甚至國界以獲取更好的生活,無論是中國的北漂族、到鄰近國家當「台幹」的青年,或在政府廉價勞動力輸出政策驅使下大批離鄉打拼的印尼人,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。
除了電腦斷層之外,電腦斷層(MRI)也是高階檢查利器,高尚志指出,長期以來,腦中風一直是台灣地區10大死亡原因的第2位,而腦血管及頸動脈狹窄是腦中風的主因,初期並沒有特別症狀,若疏於治療,等到血管嚴重狹窄時,中風的機率將大幅攀升,MRI可提供無輻射顱內血管狀況,新光醫院近來共為1萬3693位民眾進行篩檢,結果發現有643例梗塞、144例有其他異常,兩者加起來的比例超過5%。
高尚志表示,腫瘤愈大,治療起來愈增困難,若能及早發現可大幅提高治療的機會,正子攝影(PET)可利用癌細胞葡萄糖的代謝異常,顯影出1公分以下的腫瘤,有助於發現原位及早期癌症。今天「新光健康樂活達人講座」主題為3C產品對視力的影響及癌症預防與篩檢新趨勢,歡迎民眾前往參加。